学校新闻
学校新闻
-
清华大学郑泉水院士团队在纳米结构表面实现稳定的结构超滑状态
清华新闻网5月26日电 近日,清华大学微纳米力学与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中心郑泉水院士研究组在结构超滑技术相关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采用巧妙的实验设计,通过在转移至纳米结构表面上的单晶石墨片中心施加集中力,实现石墨片边缘的翘曲,消除石墨片边缘与基板之间的强相互作用,进而在大气环境下实现了微米级石墨薄片和纳米结构硅表面之间稳健的结构超滑状态。研究不仅挑战了摩擦学和结构超滑的传统理解,即较粗糙的表面会导致更高的摩擦并导致磨损,而且还证明了具有单晶表面的石墨片在无边缘接触的条件下,可以与任何非范德瓦尔斯材料实现稳健的结构超滑状态。此外,该研究提供了一种通用的表面改性方法,推动结构超滑技术在大气环境中得以广泛应用。
2023-05-26 500浏览
-
物理系副教授安海鹏和合作者在暗物质物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清华新闻网5月25日电 暗物质是一种在天文观测中被发现的物质,它具有万有引力作用但不发光,约占据了宇宙总能量的27%。对暗物质的粒子物理性质的研究是当前粒子物理和宇宙学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超轻暗光子暗物质作为暗物质的候选者越来越被物理学家所重视。
2023-05-25 499浏览
-
地学系黄小猛团队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合作揭示全球土壤碳储存机制
清华新闻网5月25日电 地球上储存的土壤有机碳量是陆地植被有机碳的四倍,很小比例的流失也可能加速气候变暖。促进土壤固碳有助于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是应对气候变化的自然解决方案之一。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黄小猛教授、博士生陶凤以及康奈尔大学骆亦其教授组织的国际研究团队在生态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开展深度学科交叉,利用人工智能和数据同化技术,揭示了微生物碳利用效率对全球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决定性作用。
2023-05-25 552浏览
-
清华大学机械系在超快激光微纳制造领域取得新进展
清华新闻网5月24日电 超快激光具有超快、超强和超精密的特点,在机械制造、生物医学、能源等领域具有应用潜力。超快激光在纳米材料及微纳功能器件加工中具有独特优势,实际应用中复杂结构的可控加工是激光制造难点之一。
2023-05-24 464浏览
-
环境学院张少君团队在中国电动汽车生命周期碳减排的驱动因素解析方面取得进展
清华新闻网5月22日电(通讯员 王放)近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张少君副教授团队在中国电动汽车生命周期二氧化碳(CO2)减排的驱动因素解析方面取得进展。该研究系统更新了涵盖车辆与燃料系统、上游电力、电池和关键金属行业等多部门的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库,解析汽车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技术进步和低碳发展对中国电动汽车生命周期二氧化碳(CO2)减排的协同贡献。研究克服以往生命周期模拟大量依靠国外模型带来的不确定性,大幅提升了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估的精细化程度。相关结论可为中国交通碳减排、汽车产业低碳发展和应对国际电池碳壁垒提供重要的方法和数据支撑。
2023-05-22 545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