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暑期学校课程清华大学东南亚中心活动顺利开展


图片

北京时间7月8日,清华大学2022年全球暑期学校(GSS 2022)进入第五天,由清华大学东南亚中心提供学术支持的Workshop工作坊——“持续职业发展”云研讨活动顺利进行。

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正局级)、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欧阳武,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党委副书记乔伟峰,中兴通讯政企中国教育行业总监周磊,可口可乐大中华及蒙古国事业部副总裁刘乃瑛作为嘉宾出席研讨会。

图片

欧阳武表示,人的一生中往往要面对两次职业选择,大多数人会面临3-4个或更多的职业变化。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或工作门槛度不高的话,可能更换工作次数超过4次。因此,只有跟上技术变革的步伐做一名终身学习者,才能使我们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

图片

乔伟峰分析了气候变化、工业变化、技术加速和复杂性增长对教育变革的影响,认为在世界变化中,教育体系也在向更融合、更包容和更可持续的方向转型。每个人需要审视学习的意义,相信学习的力量,以热情、好奇、坚韧、开放的心态,向真实世界学习,建立发展性的心智模式,完善个人知识体系,提高可迁移技能和终身学习能力,坚持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努力为服务社群做出贡献。

图片

周磊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更加强调人才制造技术和服务技能的迭代能力,突出了技能型人才的引领作用。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是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是新国际背景下培养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他建议学生不仅要更加注重知识储备,更要加强对于自身技术技能的相关培训,成为复合型人才。

图片

刘乃瑛表示,由于疫情冲击市场更迭快速变化,员工福利、工作方式和职业发展等出现了很多新的需求。我们必须重新思索如何将领导、工作和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和网络化。她提出未来工作需要四要素,分别是灵活敏捷、网络合作、组织数字化和共享旅程(FLEX)。

图片

在互动问答环节中,嘉宾们探讨了未来职业发展的趋势,并讨论了在后疫情时代变化的全球环境中专业能力可持续发展和职业发展的方法和路径,通过跨学科、跨文化和多领域的视角,分享他们的探索和实践,帮助年轻学生实现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图片

本次研讨会由清华大学东南亚中心和中国工程师联合体持续职业发展委员会共同举办,清华大学东南亚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中国工程师联合体持续职业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刘震担任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