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终身学习云课堂振兴系列第42讲:“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强国建设”专题讲座举办


image.png

4月24日上午,由继续教育学院举办的清华终身学习云课堂振兴系列第42讲“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强国建设”专题讲座在线举办。讲座由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李道亮主讲。全国各地的清华大学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组织地方基层党员干部、党支部书记和产业带头人参加学习。学习区域覆盖了21个省122个县区,共计3.8万余人参加学习。

image.png

李道亮授课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是农业大县,福建省粮仓,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浦城大米”是中央电视台品牌产品。这些年来,浦城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先后获得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国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县等九个“国字号”金色名片。

image.png

福建浦城教学站组织浦城县2024年第一期科级干部进修班全体学员参加学习

“中共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高度重视此次专题讲座,将该专题讲座纳入第一期科级干部进修班的必修课程之一,同时专门发文并进行组织部署,要求各乡镇(街道)党委依托乡镇党校组织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开展学习。”清华大学乡村振兴福建浦城远程教学站负责人、县委党校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陈文斌说,“今后浦城县将持续推进清华‘云课堂’高端教学资源学习,以优质资源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据了解,本次专题讲座在浦城县委党校设主会场,共有62人参加学习。在19个乡镇基层党校设分会场,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乡镇干部,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农民党员等1427人参加学习。全县共1489人学习专题讲座。


“这个讲座是个及时雨,高端、新颖、实用。通过这次学习我受益颇多、深受启发,对今后如何在工作中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强县建设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要坚持科技赋能,给农业插上‘智慧翅膀’,助力农业强县建设。”福建浦城县古楼乡党委副书记林辉表示。

image.png

福建浦城教学站组织水北街镇基层党校学员参加学习

image.png

福建浦城教学站组织盘亭乡基层党校学员参加学习

image.png


福建浦城教学站组织管厝乡基层党校学员参加学习


“此次授课太及时了,感谢清华大学能把这么优秀的教学资源引入到农村一线。”蒲城县水北街镇干部章灏表示,“李教授对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内涵、特征的解读,让我们农村干部深刻认识到科技在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今后我们要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生产的作用,把我们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image.png


和福建浦城教学站一样,全国各地教学站积极组织,建立分布式课堂让当地基层干部参加课程学习,在第一时间分享清华的优质教育资源。课程学习促进各地基层干部更新理念、开阔视野,培养了扎根乡土的人才队伍,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从上至下:1:福建平和;2:甘肃张掖甘州区;3:河南民权;4:江西广信(左图)、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右图);5:内蒙古满洲里(左图)、内蒙古巴林左旗(右图);6:内蒙古包头昆都仑区;7:湖南古丈;8:山西沁县


image.png

2024年,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迫切需要加快发展以高质量为目标、以创新引领为导向、以科技赋能为内核的农业新质生产力。


为推动乡村振兴,提升基层干部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知水平,增强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推出大型公益课堂——清华终身学习云课堂振兴系列第42讲“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强国建设”,面向基层干部开展乡村振兴专题培训。


供稿 | 乡村振兴人才学习中心、福建浦城教学站

供图 、视频 | 乡村振兴人才学习中心、地方教学站

编辑、排版 | 赵鹏、刘红杏

审核 | 张文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