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回顾 | 蔡临宁谈“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


课程回顾


5月18日晚,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新时代终身学习赋能计划”之数智化转型:未来新优势专题第二讲直播成功举办。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副教授蔡临宁应邀开讲,课程主题为“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

图片

蔡临宁主讲“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课程


什么是智慧产业链生态?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变革的驱动本质是什么?企业商业模式、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企业如何重构产业链?蔡临宁从以下五个方面深入剖析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


一、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

1.由需求拉动的驱动力

2.由技术驱动为提高企业形象引进科技技术作为储备;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

3.资本驱动。资本在产业的投资,零售业的传奇


二、商业模式的变化

生产方式的变化带来了商业模式的变化:从多品种——个性化、从短周期——快速响应、从低成本的流水线——大规模定制生产,要求制造企业完成订单的模块分级,差异性延迟。


三、生产方式的变化

如何从生产,采购、销售等环节进行 人、机、料、法、环进行突破。例如:对于员工工作效率上,可以通过元宇宙技术,用虚拟现实到增强现实的技术采集工作轨迹,改进工作流程,提升生产效率。对于设备的管理监测,如何预测性维护,减少宕机时间,提升综合利用率;对于物料管理的图像识别,进行智能选择,降低不良率提高效率。人机料法环这五个维度的选择,需要看企业的站位。


四、供应链的应用

完整的供应链为:设计、采购、生产、交付、售后。数字技术的应用贯穿着整个供应链的环节,越过或包揽了制造商、物流商、销售商的各个环节,把企业在供应链的上游下游的双向延伸,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人机料法环的每个维度打造数字化生态圈。


五、未来产业链供应链发展趋势

1.平台化:更多样性社会化的平台化建设,更需要建立起更高标准的平台。

2.服务化:机器人即服务,仓库即服务。

3.韧性化:抗打击能力,建立数字化思维和供应链的生态体系。

4.低碳化:时时度量碳达峰及碳中和。



挑战与思考:

1.数字化转型是需求驱动?还是技术驱动?

2.数字化转型如何选择平台?

3.数据化资产与数据安全?


蔡临宁认为:

1.在企业内部,供应链的数字化将为企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数字化供应链体系有助于决策者从中提取有用的商业价值,提前掌握正确信息,并做出更迅速、基于事实的决策,从而占领竞争优势,获得更大的收益。

2.在企业外部,通过优化客户需求预测,有效控制生产、服务风险,制定更完善的供应链计划和决策,利用数据来获取竞争优势。在不同的企业间,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供应链各环节间的无缝连接,做到信息及时传递,将相应信息和突发问题实时反馈给上游供应商或客户,提高供应链各环节的可视性和协调程度,有效控制风险,提高整个供应链的透明度。应用数据优化供应链流程,提升物流效率,帮助供应链创新,以结果为导向,提高客户满意度,实现点对点,端到端的供应链运营模式。

图片
图片

学员通过弹幕与老师互动问答


课后,大家围绕产业链等问题与老师互动交流,尤其是部分学员提出元宇宙相关问题,他详细解答,以下附元宇宙小知识供大家预习参考:


元宇宙

面对新经济带来的颠覆性影响,面对来势汹汹的数字化、智能化浪潮,我们需要更深入、更正确、更客观地去分析下一代互联网——元宇宙。详情请走进6月1日的“元宇宙”直播间。


对大多数传统企业而言,企业要面对的不是要不要改造的问题,而是应该如何积极应对,如何利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来改造企业,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问题。


通过计算机图形学、物理模拟、工业仿真、人工智能及云计算等技术现实场景复刻建模,在虚拟空间映射出一个“双胞胎”,反映实体装备及各类数据,可以针对性地进行模拟仿真及预测。实时进行环境监测、人员岗位管理、大型设备管理、生产效益管理。提升生产及管理的效率。


元宇宙,它整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种新技术的组合和升级,产生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元宇宙是下一个“生态级”科技主线,人类将因此抵达更广阔的空间。(内容来源:清华大学元宇宙实验室)


更多详情,请关注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拟于6月联合推出的“未来产业发展与元宇宙案例实务(青蓝计划)”。

图片

5月23日课程预告